卢舫:研究发现,基于浪漫和性的婚姻,竟然更不稳定
相信你也能感觉到,越来越多的人不相信婚姻了。这种悲观并不是空穴来风。
2020年,我国结婚登记人数共计814.33万对,离婚登记为373.3万对。若以离婚登记与结婚登记数据之比,作为离婚率统计办法,我国2020年离婚率已经达到45.84%,部分地区甚至超过50%。
(相关资料图)
一纸婚约无法保证一段白头到老的关系。即使是想要结婚的人们,大概都至少有一刻会感到恐惧或者不安——「我这段婚姻真的能够稳定地持续下去吗?」
那么,是什么原因让婚姻变得脆弱,什么样的婚姻能更稳定呢?
《危险关系》这本书给出了一个让人意外的答案:
你对爱情、浪漫和性的执着,会让婚姻变脆弱,而更基于现实的婚姻会更稳定。
这话合理吗?我们展开讲讲。
基于爱情和性吸引力的婚姻
更美更浪漫,
但也更高风险。
我们这里所说的「爱情」,是热烈时那种纯粹的、浪漫的、让人会感到上头的爱。
大部分的婚礼上,在交换戒指的那刻,一对新人心中最大的愿望,大概都是永沐爱河。许多人会把性吸引力和爱的悸动,当成婚姻的先决条件,觉得离开了爱与性,婚姻就不成立。
我们也很希望人们对婚姻的理想主义追求可以实现,却无法否认一个现实——基于爱情和性的婚姻,有着更高的失败风险。
美国心理学家伊莱·芬克尔把马斯洛需求引入婚姻关系,用山来做比喻。她认为,在婚姻中追求爱和浪漫这类精神价值,就像立于山巅,很美,但也更容易缺氧窒息(Finkel et al., 2014)。
原因其实显而易见。首先,「性吸引力」是有限期的。性欲通常会在一对情侣相处一年后,开始减退。
Graham等人(2017)曾对一万五千多名16-74岁的被试进行了性相关的访谈,其中有4839名男性和6669名女性,在过去一年内有1个及以上的性伴侣。结果显示,那些关系持续时间小于1年的人,对性缺乏兴趣的人数占比大概是21.5%,而关系持续时间大于1年的人,对性缺乏兴趣的情况则达到了40.0%。
心理治疗师Simpson结合咨询经验,也发现情侣们最初的性欲高涨,通常只会持续6至18个月,在此之后,性欲开始出现明显的减退。
随着关系的持续,不仅性欲会减退,那种让人上头的「爱」也会转化。
热恋时的兴奋愉悦,是由多巴胺、去甲肾上腺素和苯乙胺的分泌带来的。但这种感觉会在2-3年内,随着我们耐受性的增高而逐渐消失。也就是说,我们的身体构造决定了我们无法长久热恋(Walsh, 1991)。
所以,一段时间后,爱情会从激情阶段(passionate,有时称为“limerence”)转化“伴侣阶段”(Diamond, 2004)。大家不再那么渴望亲近、抗拒分离,安全感、关怀感和舒适感占据主导地位(Tennov, 1979)。
如果一段婚姻基于热烈的爱与吸引力,那就等同于把婚姻扎根在一块终将融化的冰块上,时间一到,冰块融化成水,婚姻也可能随之动荡飘零。如果坚持要在婚姻中紧抓浪漫爱与性,要做好迎接巨大的失落和冲突的准备。
基于现实条件的婚姻
听着不太浪漫,
但确实更稳定。
伊莱·芬克尔除了把基于爱和浪漫的婚姻比作容易缺氧的山巅,也提到了基于现实条件的婚姻,她认为,基于现实的婚姻就像在山脚,可能沉闷了一点,但足够安全。
现实数据也证明,无视现实条件的婚姻,更容易变成一盘散沙。
弗吉尼亚大学全国婚姻项目 2009 年的一份报告显示,没有资产的夫妇,在三年内离婚的可能性比拥有 10,000 美元资产的夫妇高出 70%(Wilcox et al., 2009)。
事实上,把现实条件看得重要一点,也能把婚姻中的爱与性保护得更久一些。
当现实条件不够好时,夫妻双方必须投入更多时间和心神来应对和磨合生活中的各方各面,在磨合的过程中,不可避免冲突和压力,会大大损耗大家的感情;而没有这些问题的夫妻,可以把更多时间和注意力放在培养亲密关系的活动中,比如性生活,比如追求共同的兴趣(Bodenmann et al., 2007)。
研究表明,家庭收入较低(Bramlett & Mosher, 2002)、感知到的财务压力水平更高(Gudmunson et al., 2007)、以及较低的资产和房屋所有权水平(Coulter & Thomas, 2019),都与较低的结婚率和较高的离婚率有关。
无可否认,更好的、更匹配的现实条件,能让一段婚姻的自由度和灵活性更好,让亲密关系在其中有更大的呼吸和生存空间。
从另一方面来看,人类学家埃德蒙·利奇曾建议应该把婚姻定义为「一组规定财产、称谓(title)和社会地位(social status)如何运作的正式规则(legal rules)」。从这段描述中就不难觉察到,各种现实条件的配置和确认,是婚姻的重要逻辑。
这也很符合我们的生活经验,在婚姻的开端,我们就已经需要拿着计算机仔细地算着「彩礼」、「份子钱」、「酒席」。这么想来,在这种情况下无视现实条件在一段婚姻里的重要性,无异于掩耳盗铃。
那我要基于爱情
还是基于现实条件呢?
没有孰好孰坏,
它是一个自由的选择题。
这么听上去,你可能以为我们更推荐你基于现实条件去考虑婚姻。其实不是的,我们还是回到伊莱·芬克尔的比喻里去看这个问题——
基于爱情的婚姻是一座险峻、危险但风光壮美的山峰,基于现实的婚姻是更安全、轻松但风景平淡的山脚,有浪漫的、激情的冒险者会选择向险峰攀登,也有谨慎的、想要安稳度日的人们希望在山脚轻松地晒太阳。
如果你追求的是热烈、激情的人生,而婚姻对你来说只是一场体验、一次对爱情的嘉奖,那么你大可不必在婚姻里舍弃对爱的追求。
即使这对婚姻而言是一件危险的事情,甚至悲观点说,这场婚姻终有一天会结束,但这又如何呢?丰富、精彩、热烈的人生,并不需要一段稳定的婚姻来映衬。
随着人类生命的延长,我们甚至可以多体验几段婚姻,走入不同的婚礼殿堂,用不同的方式感受、挽留和失去爱,以不同的面貌一次又一次地出入于爱所赋予的甜蜜与遗憾之中。如此,在爱与承诺这段人生支线上,也算是值回票价。
而如果你需要一段稳定的婚姻、希望以此为基础度过一段安稳的人生,那你可以选择把现实条件当作是考虑婚姻的基础,爱与性是加分项,不必在未来因为一时的浪漫退潮,而让婚姻解体。
某程度上来说,我们能够做这种选择,有权选择不稳定的婚姻,是时代的进步。当然,相信多数人还是希望,我们真的可以和此刻想要白头到老的那个人,快乐地、平静地、稳定地走完一生。
推荐给你一种
「复古」的婚姻观:
把婚姻当作「基石」,
而不是「顶峰」。
这是《危险关系》里提出的观点。
所谓「基石」,其实是一个有点复古的婚姻观,它来自我们的父母辈。以前的人习惯把结婚当成是人生新阶段的开端,是为更远的未来打下的「地基」。从此以后,我和爱人,就要携手建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了。
带着这种观念走入婚姻,大家早已预设好婚姻必然面对许多困难,也有了心理准备去面对它。你甚至可以说,ta们把这些困难,也看作是婚姻的内容本身。这种务实的态度让ta们的婚姻往往更坚韧、牢固。
而现在的年轻人更习惯把婚姻看作是自己人生的「顶峰」,是自己打点好生活的各个方面、变得足够好以后,才有资格去解锁的一种体验。
其实,这种慎重是值得推崇的,但问题在于,当人们把婚姻当成「顶峰」,就会自然地预设「我已经准备得这么好了,那么婚姻就应该没有任何困难了,我只想体验好的部分」。而现实生活是,无论你什么时候觉得自己「足够好」了,都会有「还不够」的时候。
秉持着「顶峰」想象走入婚姻的人们,没有对「还不够」的到来做好准备。因此,当某种挫折和困难袭来,比如孩子太吵闹、学费太贵、跟对方的家庭处不来等事情来临时,这段婚姻马上就面临着破碎的危机。
仅在这种心态上,我们也许确实应该向更务实的父母辈们学习。
无论你愿意让婚姻基于爱情还是基于现实条件,首先都应该让婚姻,成为双方变得更好的「基石」。
以上。
关键词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