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绿满陇中 美丽定西】一身葱茏

走近许志刚、许志强两位老人的一天,也就走进了他们的一生。

——题记


【资料图】

凌晨四点,铜盆、炭火,滋滋冒着热气的罐罐茶氤氲着。通渭县榜罗镇张川村许堡社的一天便在睡梦中慢慢苏醒。

许志刚、许志强俩弟兄同往常一样,习惯咂上一口苦茶。

这口茶,喝了几十年。老弟兄俩空闲了就坐在一起,从年轻时背树苗喝、农忙碾场耕地喝,大半辈子的光阴煮进了一炉茶中。

茶是庄稼人一天的精神气。茶罢,便是劳作。

日出而作、日入而息,耕田而食。在黄土地里,一辈辈庄稼人种下梦,也收割梦。刚强兄弟俩大部分时间,还是耕作。除草、深耕、种洋芋、收胡麻,如今已是七十多岁,但在庄稼地里,都是好把式。

老人的子女们都四海为家,但回到家跟着老人护林种树早已是家里多年不变的习惯。

许志强的大儿子许亚龙,回忆起童年笑中带着泪。“别人下雨了都是往家里跑,我们家人一听到下雨就赶着往外跑,跟上父亲担土填窟圈。挑水、担土、除草、种树,日复一日、年复一年。我们村上有口井,舀一瓢水就要等两三分钟,村里人都知道天还没亮第一个挑满水缸的就是我。那时水金贵得很,全家都节省着用,我父亲浇起树苗却是哗哗地灌。”许亚龙说,下起暴雨,一个手电筒、一件雨衣、一把铁锹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。冒着雨给树苗围起土圈存水,就为了能让一棵棵树苗存活下来。

日子一天天不变,却也在经年里早已变了模样:

那被山洪水一吹就泥石横流的山沟窟圈不见了,这里早已绿染层林、苍翠满目;

那时刻提心吊胆被雨水冲塌的土坯房消失了,这里早已亭台鸟语、曲径通幽;

那年轻挺直的脊梁远去了,留下的是一对佝偻了身影、霜染两鬓,却精神富足、一身葱茏的老弟兄。

这些年,刚强兄弟种树的故事早已被人们熟知,再听他们讲述,当年的苦、当年的坚持早已风轻云淡。如今的故事,在参天的松柏里,在涌动的松林间,在每一片叫不出名的绿叶上。

一开始,因为价格便宜,只是种当地的白杨和榆树,但病虫多,不易成林。后来,刚强兄弟换种松柏、云杉、棕榈,可树苗都需要从外地买,就挑着担子去几十里外的漳县、武山买树。一棵树苗3块钱,在当时能买10斤白面。

当年,弟兄俩几乎所有的收入都是从土里刨出来的,仅仅能维持全家人的生活。买树苗,只能从节衣缩食从牙缝里往出来挤。攒几个鸡蛋,卖了,买树;卖了马驹用来盖房的700块钱,也买了树……

所有的坚持和执念,只为能守住家园,能让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长满树、铺满绿。

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,松柏、云杉、棕榈逐渐爬满了山头,一棵棵树在黄土旱塬上深深地扎下了根。

种一棵、一百棵树容易,400亩葱葱郁郁绿染大山不易;种一年树、十年树容易,半个世纪一生执念要把黄土地变江南不易。

定西缺绿,定西人渴望绿,更稀罕绿。追逐绿,是亘古不变生生不息的一个梦,一代代人的梦。

兄弟两人的案几上,一个熠熠生辉的小金人格外引人瞩目。2016年,两人荣获“CCTV 2016年度三农人物”,当站在聚光灯下,掌声潮涌而来,张川村许堡的那一抹绿在两位老人的眼中清晰又模糊了。

这些年,两人先后被评为“全国绿色小康户”“中国网事·感动2017”、甘肃省第三届“老有所为”先进典型人物、2022年度“感动甘肃 陇人骄子”,入选全国“最美家乡人”和“中国好人榜”、“第三届中国生态文明奖先进个人”……

54年过去了,当昔日黄土褶皱中生长出沁人心脾的绿意,“绿色愚公”的故事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传颂。

种树是刚强兄弟的故事,似乎也不全是。

贾平凹笔下的《通渭人家》勾勒出的万象,是这块黄土地上滋养出的骨子里的烙印。耕读传家、崇文重教、温良恭俭,高山厚土也给予了他们厚重的底色。

目不识丁,没有进过学堂。可是爷爷讲过的古今、奶奶剪过的窗棂,都落在了他们的画纸上,根雕里。

归田的农夫、垂钓的渔夫、牛背的牧童,许志刚笔下的每一幅画都有山有水,亦如他向往的桃源。

飞禽走兽、仙人老翁,端详雕刻,一块块没有生命的木根,在布满青筋的双手中焕发新生。

当日头从屋顶滑过,安静的院落里,他们或是握着一块木根或是提起画笔,雕琢着、晕染着,在时间的长河里走进自己的内心。

心灵,便是手巧,其实都是勤劳使然,是一代代庄稼人对生活的经营,对日子的描摹。

54年、义务种树8万余株、400亩荒山披绿衣。如今,两位老人和他的子女依然日复一日地管护、栽植,连一方庭院、房前屋后都种满了牡丹、芍药、松柏、西河柳,不舍得浪费一点土地。因为,在他们最朴素的愿景里,有了树、有了绿,才有家,才有盘踞的根系守住这方土地。

定西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佳丽/文

刘佳丽 王旭平/图

关键词: